莱特币隔离见证遭阻拦,创始人考虑用户激活软分叉
                            2017-04-10 10:30:57
                            来源:巴比特资讯                             作者: JP Buntinx                             阅读:9330
                                                                                
                        在加密货币世界,新阴谋论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随着莱特币距离激活隔离见证(segwit)的阈值越来越近,一部分反对隔离见证的矿池的算力突然大增。也因此,一些人感到非常担心。
                        在加密货币世界,新阴谋论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随着莱特币距离激活隔离见证(segwit)的阈值越来越近,一部分反对隔离见证的矿池的算力突然大增。也因此,一些人感到非常担心。
很明显的是,一些反对莱特币隔离见证的矿池,它们的算力突然大幅度增加,其中包括蚂蚁矿池(Antpool)和莱比特矿池(LTC1BTC),两大矿池的莱特币算力均出现了爆发性增长。考虑到这种变化与莱特币接近隔离见证激活阈值的时间点非常接近,阴谋论也并非没有依据。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行为是否具有恶意。

莱特币隔离见证受阻,创始人考虑用户激活软分叉(UASF)
莱比特矿池(LTC1BTC),其算力突然增加到404 GH/s,而在几天之前,该矿池的算力要远远低于这一数字,蚂蚁矿池,其目前拥有的莱特币算力则突破了200 GH/s,这些算力的增长时间点是相当有趣的,这意味着支持莱特币隔离见证的算力已经下降到62.5%,而在几天前,支持莱特币隔离见证的算力占比曾一度达到70%。
阻止隔离见证,这是一种“攻击”还是一种聪明的举动?这取决于你提问的对象。而显然,网络中的多数算力想要激活隔离见证,但一些中国矿池显然有着经济动机,他们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莱特币创始人Charlie Lee开始考虑具有争议性的用户激活软分叉方案,他在twitter上表示:

“如果你支持莱特币隔离见证,和钱包商和交易所交谈,让他们支持用户激活软分叉(UASF)”
你怎么看?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 相关阅读
- 
                                        
                                        价格大涨 上轮行情的天王级项目Filecoin重回行业中央?2024-06-14
- 
                                        
                                        如何检查代币是否存在诈骗并实现 100 倍增长2024-06-11
- 
                                        
                                        PEPE项目研究报告2024-05-21
- 
                                        
                                        回顾Meme币简史 把握未来趋势2024-04-30
- 
                                        
                                        CKB 转向比特币 Layer2 赛道 炒作还是机遇?2024-04-11
 
                                 
                     
         
         
         币种收益
 币种收益
                               矿机收益
 矿机收益
                               显卡收益
 显卡收益
                               收益计算
 收益计算
                               矿池信息
 矿池信息
                               FIL排行榜
 FIL排行榜
                               
        




 矿机产品
矿机产品 算力挖矿
算力挖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