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市场热到沸腾:多家央企欲南下申请牌照
因资本市场重回全球第一而热闹起来的香港,稳定币又加了一把火。随着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众多机构和个人,都对这一行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管是涉及跨境贸易的公司,还是香港传统的券商或基金等机构,甚至一些普通的金融人士——这些有机会进入稳定币市场的参与者,都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他们不想错过机会。
熙熙攘攘间,腾讯新闻《潜望》获悉,过去这段时间,超过50多家企业或机构蜂拥至香港稳定币监管机构——香港金管局。这些企业大多涉及跨境贸易的业务,例如某能源巨头央企、中信集团等都名列其中。他们匆匆南下与香港金管局监管团队见面——探讨申请稳定币牌照的可能。
针对这一消息,截至发稿,腾讯新闻《潜望》暂未能获得中信集团置评。
但这些蜂拥而来的人们也让香港的监管机构处于“两难”境地,即一方面乐于看到蜂拥的人群对于在港发展稳定币的支持,同时也面临了来自国际金融组织的压力——后者担心在港发展的稳定币业务可能会在反洗钱等方面失控。
7月29日下午,香港金管局对外公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旨在加强有关稳定币牌照申请的监管。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伟民在指引出来后的沟通会上反复强调,当下市场对于稳定币的热情高涨,希望市场参与者要谨慎,“稳”才有利于行业发展。
一、央企蜂拥南下申稳定币牌照
稳定币是一种价值锚定型数字货币,通过与特定资产(例如法定货币、商品或一篮子资产)挂钩,来保持相对稳定的价值。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稳定币类型有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算法稳定币以及加密货币抵押型稳定币。
港府此次公布的稳定币则是与法币挂钩,即与法币按面值以1:1为抵押型的稳定币,不过港府并未限制挂钩的法币种类,其中包括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通过与法币挂钩,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形式,从而减少了传统加密货币的波动性。
因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稳定币在支付、交易等方面相对更便捷、高效且低成本,使其未来的前景可观,尤其是在跨境支付等应用方面。
涌入香港探索稳定币机遇的机构,大多看中的是香港稳定币未来挂钩离岸人民币的机会,包括某能源国企巨头、中信集团等涉及大量跨境贸易业务的企业。虽然陈伟民透露当下来洽谈的机构大多更愿意选择流通性更好的币种,比如港元或美元,但是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一些欲申请牌照的机构最终目标仍是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
不过在香港金管局CEO余伟文看来,“很多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他在7月23日在公开网志中如此形容这些蜂拥而来的机构。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从香港金管局现推行的稳定币“沙盒“案例来看,若是想成为稳定币发行人的话,除了熟悉稳定币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外,其还得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反洗钱方面的经验或可行方案——后者则是香港金管局当前最为在意的部分。
金管局负责反洗钱的助理总裁陈景宏7月29日下午透露称,包括国际清算银行、财务行动特别组织等国际组织强调了防范稳定币洗钱风险的重要性。
余伟文特意强调,“更大的关注点在于如何避免稳定币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洗钱工具,特别是在跨境使用的场景。“腾讯新闻《潜望》获悉,稳定币“沙盒”中的三家公司,包括京东币链公司、圆币以及渣打银行,都在精细化有关”反洗钱“部分的方案。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这是因为一些机构南下接触香港金管局后,引起了国际金融组织的注意,后者并对香港监管提出了反洗钱“风险提示”,尤其是涉及特殊区域或国家的跨境贸易支付方面,比如俄罗斯等。这些机构的跨境业务可能涉及某些特殊区域,且以离岸人民币支付和结算。
稳定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其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信息流和资金的合一。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将跨境支付的时间缩短、成本降低之外,最重要的则是稳定币支付不再通过现有的国际支付结算系统Swift。
这是因为虽然稳定币与法币挂钩(法币则是由央行或者制定银行发行),在稳定币发行之前的环节依旧是中心化阶段,其直接与原有银行系统挂钩,法币通过银行账户转至稳定币发行商在银行的托管账户,但是稳定币发行之后,所有的环节则离开了原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即稳定币进入点对点的支付和交易——和原有的银行系统无关。
这就意味着,除了考虑反洗钱的状况外,可能还会出现一种状况:即被国际金融组织制裁的区域或机构,曾经通过稳定币支付和结算方式规避了国际金融组织的制裁,不排除他们也会用香港的稳定币池子。
如何对稳定币行业的反洗钱风险进行管理?陈景宏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暂时没有具体的方案,但是需要稳定币发行人说服金管局认可其在反洗钱方面的能力,包括不限于要求发行人对自身的客户及可能使用其发行的稳定币的客户进行“KYC”(“Know Your Customer”的简称,指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进行交易时,采取措施验证客户身份、了解其背景及交易目的,以确保合规性)或者通过技术进行防范。
陈景宏补充称,KYC可以发行人自己做或者通过第三方机构做,甚至是发行人生态圈自有数据可控等进行防范。
部分业内人士透露,若想在链上剔除某些交易区域或机构(比如被制裁的国家或机构),这并非完全不可解决,比如通过修改合约的底层技术等,可阻止某些区域或者机构等通过稳定币进行支付。
香港金管局就如何监管某些特殊区域或机构试图使用香港的稳定币进行跨境贸易支付和结算,以避开国际组织的制裁,暂未有清晰的方案——这正是香港监管当前面临来自部分国际金融组织的压力。
陈景宏对腾讯新闻《潜望》解释称,这需要发行人对于客户的钱包在认购或赎回稳定币时进行账户审核,包括审核账户过往交易记录、账户实控人等。但是对于账户钱包审查的时长、交易范围的具体操作,陈景宏并未直接给出答案。
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监管水平一直不错,在国际上的名声也很好。他认为这是香港金融的基石,不可因稳定币业务而受影响,但是具体来看,香港监管该如何进行干预以防止包括国际金融组织不认可的交易在香港稳定币行业出现——这是香港监管当前最重要、最紧急的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可能的风险担忧,使得香港金管局加快了《稳定币条例》中有关监管和反洗钱指引于7月29日出台。鉴于国际监管的共同关注,在反洗钱方面香港金管局将设定更严谨的要求,尽量减低稳定币成为洗钱工具的风险,让香港稳定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打开想象空间
“香港稳定币业务未来的发展若想上规模,依旧还是依靠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而非港元稳定币。”多位正在香港涉足稳定币业务的一线从业者对腾讯新闻《潜望》如此表示。他们认为,香港做美元稳定币的意义不大,毕竟现市场上挂钩美元的稳定币规模已经非常庞大。
香港监管现有的条例中并未规定香港稳定币挂钩币种的类别。陈伟民表示,关于发行人就发行币种和规模选择,金管局并未有具体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现在以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T和USDC,其规模约2500亿美元,其中USDT(Tether公司发行)的规模最大,超过1500亿美元,而USDC(Circle公司发行)规模超过680亿美元。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港元稳定币虽然也有需求,但是终究其规模太小,可使用的场景并不多,可能更多用于在港的以港元计价的场景,比如部分金融产品。
相较而言,跨境贸易中的稳定币使用场景更多,这些大多以人民币计价。现有不少跨境贸易机构已经在使用挂钩美元的稳定币进行支付和结算——这也是他们认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最有机会的使用场景。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香港金管局现有三家稳定币沙盒企业,包括京东币链、渣打以及圆币等,都将稳定币的跨境支付列为场景之一。除此之外,稳定币行业较为成熟的应用场景还有RWA(Real World Assets)业务——这也是部分稳定币沙盒企业在港申请稳定币牌照的应用场景之一。
RWA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资产,尤其是可以产生稳定收入的资产,如酒店租赁、光伏发电、甚至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可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代币化,使其能够在链上进行交易、管理和流通。简单来说,RWA就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数字化,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交易和管理,这一业务实际上则是协助传统资产进行融资。
现阶段,稳定币已经成为部分跨境贸易用户的刚需,且其在跨境贸易的应用可预见的规模更大。
但是,在跨境贸易中使用离岸人民币结算的某些机构或者区域确实存在一些风险。部分国际金融组织担心香港未来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能会被一些国家或机构用于规避SWIFT制裁。
一位对稳定币业务熟悉且计划在港申请牌照的机构负责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用“剥离方案”,可将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池子进行剥离,即香港单独做一个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池子,内地自贸区再做一个。
在他看来,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冒险”的设想,但也并无道理。他举例称,包括中石油在内的部分机构,其涉及的跨境贸易则是通过CIPS(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和昆仑银行等渠道完成——部分离岸人民币若夹杂于香港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池子之中的话,确实会带来一些风险。
“把离岸人民币池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成两份,即香港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一个池子,另一个则是内地自贸区的离岸人民币池子。”上述人士认为,剥离后的香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池子可满足现有国际金融组织的要求。另一位熟悉稳定币业务的技术人员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这在技术上确实可以实现。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过去这段时间国内不少自贸区就稳定币的落地方向进行研讨,以探索可能的业务模式。公开信息显示,7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开展学习,其中包括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
在上述业内人士们看来,这样将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分池而治“,香港监管则可“没有包袱”地进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为9756亿元,而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回款总额在5月份则为11236亿元——这都有机会成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基本盘。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将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池子,分池而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自贸区落地一个新的“稳定币池子”,则会面临诸多挑战。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 相关阅读
-
以太坊十年 脱下加密格子衬衫 穿上金融精英的西装
2025-07-30 -
香港稳定币市场热到沸腾:多家央企欲南下申请牌照
2025-07-30 -
麻吉大哥、伊能静回归 NFT 市场进入深度换挡期?
2025-07-30 -
以太坊十年磨一剑
2025-07-28 -
2025 年下半年加密市场宏观展望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