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正文

加密货币出逃:为何资金正在撤离比特币

2025-11-25 15:12:29 来源:金色财经 作者:Shaw 阅读:64
   
比特币从来都不是货币的未来。它只是监管战争中的一件攻城槌。如今这场战争即将结束,而支撑比特币发展的资金也正在悄然撤离。17年来,我们一直坚信神奇的互联网货币就是金融的最终形态。事实并非如此。比特币是一

比特币从来都不是货币的未来。它只是监管战争中的一件攻城槌。如今这场战争即将结束,而支撑比特币发展的资金也正在悄然撤离。

17年来,我们一直坚信神奇的互联网货币就是金融的最终形态。事实并非如此。比特币是一把监管攻城槌,一件专为摧毁特定壁垒而打造的攻城器械:国家对数字持有资产的拒绝容忍。

这项工作基本完成。代币化的美国股票已经开始发行。代币化的黄金合法且正在增长。代币化的美元市值已达数千亿美元。

战时,攻城槌是无价之宝;和平时期,它只是一件笨重昂贵的古董。

随着金融体系的升级和合法化,比特币“黄金2.0”的叙事正在崩塌,回归到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真正想要的东西:对真实资产的代币化主张。

一、比特币前世:E-gold

要理解比特币为何会过时,就必须了解它诞生的原因。它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数字货币屡次失败的阴影下诞生的。

1996年,E-gold上线。到2000年代中期,它拥有约500万个账户,交易额达数十亿美元。这证明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世界需要有实物价值支撑的数字资产。然而,国家将其扼杀了。

2005年12月,联邦调查局突击搜查了E-gold公司。2008年7月,其创始人认罪。这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摧毁一个中心化的数字黄金货币轻而易举。只需敲开一扇门,查封一台服务器,起诉一个人,一切就结束了。

三个月后,即2008年10月,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在此之前,他已对这些问题思考多年。他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传统货币和早期数字货币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们对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任度过高。而像E-gold 这样的实验表明,攻击这些信任点是多么容易。

中本聪亲眼目睹了数字货币领域一项真正的创新被扼杀。如果你想让数字资产生存下去,就不能让它们轻易被扼杀。

比特币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消除导致 E-gold 崩溃的攻击途径。它并非以效率为目标,而是以生存能力为目标。

二、监管战争:必要的错觉

早期,让用户接触比特币几乎就像变魔术一样。我们只需告诉他们下载一个钱包到手机上。当第一批比特币到账时,你可以看到他们恍然大悟的那一刻。他们仿佛开通了一个金融账户,并立即获得了价值,无需任何许可、无需任何文件、也无需任何监管机构。

这简直是当头一棒。银行系统突然显得陈旧过时。你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被压抑着,却浑然不知。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Money 20/20大会上,一位演讲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个二维码,并现场举行了一场比特币抽奖活动。观众们发送比特币,实时累积了奖金池。我旁边一位从事传统金融的人凑过来跟我说,这位演讲者刚刚违反了大约十五条法律。他说的或许没错。但没人关心。这正是重点所在。

这不仅仅是金融问题,更是一场反抗。比特币早期在Reddit上排名第一的一篇帖子完美地诠释了这种情绪:购买比特币,因为“这是对那些企图窃取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的骗子和强盗的狠狠回击。”

4fGEXZ1D3TetBGzQI7pntQqGT9S2un8bFBwCvGsF.jpeg

这种自筹资金机制堪称完美。通过为这项事业奋斗、发帖、宣传、辩论和拉新,你直接增加了自己钱包和朋友钱包里代币的价值。这场革命让你受益匪浅。

由于该网络无法被关闭,每次打击和负面报道过后,它都继续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都开始表现得好像“神奇的互联网货币”(Magic Internet Money)是真正的目标,而非一种权宜之计。

这种错觉愈演愈烈,以至于主流机构也开始配合。贝莱德申请发行比特币ETF。美国总统讨论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养老基金和大学纷纷投资比特币。迈克尔·塞勒说服可转换债券购买者和股东为公司购买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提供资金。挖矿规模不断扩大,其耗电量甚至堪比中等规模国家。

最终,由于超过一半的竞选资金来自加密货币,要求加密货币合法化的呼声终于被听到。讽刺的是,政府对银行和支付处理机构的严厉打击,反而催生了一个价值三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迫使政府屈服。

三、成功之路:盈利毁了交易

基础设施升级,垄断打破

比特币的优势从来不仅仅是抗审查性,而是垄断地位。

多年来,如果你想要代币化的持有价值,比特币是唯一的选择。账户被关闭,金融科技公司对监管机构感到恐惧。如果你想要即时、可编程货币带来的好处,就必须接受比特币的全部条款。

所以我们就这么接受了。我们喜欢它,也支持它,因为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你可以通过观察Tether(USDT)来了解当存在多个可用交易渠道时会发生什么。USDT最初是在比特币交易渠道上发行的,后来大部分流通量转移到了以太坊,因为以太坊费用更低、更易用。当以太坊的手续费用飙升时,散户和新兴市场又将发行转向了Tron。同样的美元,同样的发行方,不同的交易渠道。

稳定币并不忠于任何区块链。它们将区块链视为一次性渠道。资产和发行方才是关键;而渠道仅仅是费用、可靠性以及与系统其他部分连接性的综合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块链而非比特币”阵营实际上取得了胜利。

NykRDK3L7WiUYCqDvHPPowNWUfec0flcp7BxAa6D.png

在早期,人们广泛使用马车来嘲笑银行有关区块链技术的报告。

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比特币的处境就截然不同了。当只有一条渠道时,所有资产都被迫依赖于它,你可能会把资产的价值与渠道的价值混淆起来。而当渠道很多时,价值就会流向那些成本最低、连接最便捷的渠道。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除美国以外,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现在都可以持有美国股票的代币化权益。曾经是加密货币杀手级应用的永续期货,正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等实体交易所复制到国内。银行也开始开通USDT的存取款服务。Coinbase正朝着银行和经纪账户的结合体发展,用户可以在这里汇款、开支票,并在持有加密货币的同时购买股票。曾经保护比特币垄断地位的网络效应正在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通用的网络基础设施。

一旦垄断被打破,比特币就不再是获取收益的唯一途径。它将沦为众多产品之一,与那些受监管的、高质量的、更贴近人们最初真正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展开竞争。

技术现实检验

战争期间,我们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比特币是一种糟糕的支付系统。

我们仍然通过扫描二维码和粘贴长串无意义的字符信息来转移资金。没有标准化的用户名。跨层级、跨链转移资金就像闯关一样困难。一旦搞不清哪个地址对应哪个账户,你的钱就永远打了水漂。

4uSwzrruEZjSnXAiSSgsTYNBUTHDCJyTLtGtI3iM.jpeg

“未来货币”

到2017年,比特币的转账费用飙升至近100美元。布拉格的一家比特币咖啡馆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接受莱特币。我在拉斯维加斯吃晚餐时,用比特币结账花了半个小时,因为人们都在手忙脚乱地摆弄手机钱包,交易一直卡住。

即使在今天,钱包也经常出现一些基本故障。余额无法显示,交易卡住,人们把钱发送到错误的地址,导致资金丢失。早期,几乎所有收到赠送的比特币的人都丢失了。我个人就丢失过一千多个比特币。这在加密货币领域是常态。

纯粹的链上金融大规模应用起来非常可怕。人们在浏览器中点击“签名”按钮,而他们根本无法阅读和理解这些代码。像 Bybit 这样复杂的操作,仍可能被黑客攻击,损失数十亿美元,而且没有有效的追索途径。

我们曾告诉自己,这些用户体验问题是暂时的阵痛。十年过去了,真正的用户体验改善并非来自某种精妙的协议,而是来自中心化的托管机构。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密码、账户恢复和法币入口。

从技术层面来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比特币始终没能学会如何在不重新创建它声称要取代的那些中间环节的情况下真正发挥作用。

交易不再值得冒这个险。

其他地方的基础设施改善后,剩下的就只有交易了。

看看过去四年(一个完整的加密货币周期)的回报。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优于比特币。你承担了存在性的监管风险,接受了惨重的下跌,忍受了不断的黑客攻击和交易所倒闭,而你的回报却不如一个普通的科技指数。风险溢价已经消失。

yqb3R06CYLd9pdPC8dbMUMJfGR17BXNmFJzT1pRc.jpeg

以太坊的情况更糟。本应因承担风险而给你带来最大收益的部分,如今却成了直接拖累业绩的负担,而乏味的指数则只是缓慢上涨。

部分原因在于结构性问题。有一大批早期持有者,他们的全部净资产都在加密货币中。如今他们年纪大了,有了家庭,有了实际开销,也有了降低风险的正常愿望。他们每月都会抛售一些币来维持富裕的正常生活。成千上万的持有者每月抛售,加起来就是数十亿的“生活费”抛售。

新的资金流入则截然不同。ETF买家和财富管理机构大多只是出于合规检查的目的,进行 1% 或 2% 的配置。这些资金虽然稳定,但并不激进。这些适度的配置不仅要对抗持续不断的早期持有者抛售,还要应对交易所手续费、矿工发行的新币、诈骗代币和黑客攻击,才能勉强维持价格不跌。

承担监管风险就能获得巨大收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开发者嗅到停滞的气息

开发者并不傻。他们能察觉到技术失去优势的迹象。开发者活动已骤降至2017年的水平。

zktV8dP1vlMcMGgN0FJLu6sdLflRjGhV5YKidtrf.jpeg

所有生态系统中的每周开发者提交记录

与此同时,代码库实际上已经僵化。去中心化系统的设计初衷就是难以更改。那些曾经将加密货币视为前沿领域的雄心勃勃的工程师们,如今已转向机器人技术、航天、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在那里他们能做比仅仅摆弄数字更令人兴奋的事情。

如果交易糟糕,用户体验更差,人才又在流失,那么未来的道路就不难预见了。

四、纠错机制优于纯粹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信奉者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代码即法律,货币不受审查,任何人不得阻止或撤销交易。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想要那样。他们想要的是运行良好的基础设施,他们希望在出现问题时有人能来修复。

从人们对待Tether的方式就能看出这一点。当资金被朝鲜黑客窃取时,Tether会冻结这些余额。如果有人误将大量USDT发送到合约地址或销毁地址,只要他们仍然可以从原始钱包签名、完成 KYC 验证并支付手续费,Tether就会将冻结的代币列入黑名单,并向正确的地址铸造新的代币。虽然这其中涉及一些文书工作和时间延迟,但至少有一个流程,有一个能承认错误并修复它的管理层。

这就是交易对手风险,但也是人们所看重的风险。如果你因为技术故障或遭遇黑客攻击而蒙受损失,至少还有挽回的希望。而链上比特币则不然。如果你输错地址或签署了错误的交易,损失将永久存在。没有申诉,没有客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

我们整个法律体系的构建都基于截然相反的直觉。法院设有上诉程序。法官可以撤销判决。州长和总统可以赦免罪犯。破产制度的存在,是为了避免一次错误的决定彻底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喜欢生活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可以被纠正的世界里。没有人真的希望出现像Parity多重签名漏洞这样的系统漏洞,导致Polkadot的1.5亿美元资金被冻结,而所有人都只能无奈地耸耸肩说“代码即法律”。

我们现在对发行方的信任度也比早期高得多。那时,“监管”意味着早期加密货币企业会因为银行害怕监管机构吊销其银行牌照而失去银行账户。我们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对加密货币友好的银行在短短一个周末内倒闭。政府感觉更像是刽子手,而不是裁判。如今,同样的监管机制却成了安全网。它强制信息披露,将发行方纳入审计框架,并赋予政客和法院惩罚公然盗窃行为的权力。加密货币和政治权力如今已紧密交织,监管机构无法随意摧毁整个领域;他们必须对其进行规范。这使得与发行方和监管机构的风险共存,比生活在一个丢失助记词或恶意签名提示就可能让你倾家荡产且无力回天的世界里要理智得多。

没有人真正想要一个完全不受监管的金融体系。十年前,一个破败的监管体系让不受监管的混乱局面看起来颇具吸引力。但随着监管体系的现代化和功能的增强,这种权衡发生了逆转。人们的偏好已经很明确。人们想要强大的基础设施,但也希望场上有个裁判。

五、从“神奇互联网货币”到代币化现实资产

比特币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就像一记重锤,打破了阻碍 E-gold 及所有类似尝试的壁垒。它使得永久禁止代币化资产在政治和社会层面都变得不可能。但这场胜利也带来了一个悖论:当系统最终同意升级时,这记重锤的高价值就消失了。

加密货币依然有用武之地,但我们不再需要一支规模达三万亿美元的“叛军”。Hyperliquid仅需11名员工即可开发原型功能,并迫使监管机构做出回应。一旦某个功能在测试环境中运行良好,传统金融 (TradFi) 就会用监管合规的外壳进行复制。

如今,主要的策略不再是把大部分净资产投入“神奇互联网货币”长达十年并寄希望于其升值。只有在金融体系崩溃且收益前景极为可观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才有意义。“神奇互联网货币”一直是一种奇怪的妥协:完美无瑕的金融体系包裹着仅靠故事支撑的资产。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这些金融体系承载着对现实世界中真正稀缺资产的主张时会发生什么。

资本已经在调整。就连加密货币的非官方央行也在转变。Tether资产负债表上的黄金持有量已经超过了比特币。代币化的黄金和其他现实世界资产正在快速增长。

“神奇互联网货币”时代即将结束。代币化现实资产的时代正在开启。既然大门已经敞开,我们就可以停止对比特币的顶礼膜拜,开始关注那些在另一边真正重要的资产和交易。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